时间:2022-09-21 01:25:09 | 浏览:803
滨江公园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宜宾新闻网1月20日讯 (韦厚玲 秦旭 记者 陈忆)“好看,太好看了”“我大翠屏越来越美了”“周末快去这里”……翻开今年翠屏人的朋友圈,网红打卡、晒图“比赛”持续刷屏。
从三江夜景、翠屏山栈道,到滨江公园、中央公园,从李庄高桥竹特色村到三江口成群结对飞来的红嘴鸥,一张张美图、一个个点赞,折射出的是翠屏区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。
城市中央公园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“城市之变”
生态宜居让城市更有温度
滚滚长江,巍巍翠屏。
位于长江首城的宜宾翠屏区,山水交融是她独有的魅力,也成为拉开城市骨架的“困扰”。
老城区被三江环绕,如何拓展出新的空间?
宜宾成都外国语学校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新格局、新态势,提出了新要求,翠屏需以崭新的思路投入到城乡建设之中。
城市建设,规划先行。翠屏区提出“北进、西拓、中优”发展思路——北进,即高标准建设岷江新区,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版图;西拓,即高起点规划建设菜坝组团,再造一个新城区;中优,即优化中心城区功能,改善人居环境。
地标广场夜景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这是城市发展与民生民本的结合,也是长江首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的气魄。
240天,成都外国语学校竣工验收,这是岷江新区发展的速度。
15亿,岷江新区地块拍卖再创新高,这是岷江新区发展的潜力。
373亩,宜宾第一座城市中央公园对外开放,这是岷江新区发展的规模。
岷江新区街头一景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今年来,翠屏区把城市建设主战场转战岷江新区,全年新增建成区面积5.5平方公里,完成项目投资32.16亿元。酒都大道、华彩城、人民路小学分校等多个项目齐头并进,沉寂多年的江北片区承载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。
建设,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主旋律,回头,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民生底色。
东街丁字口新建的市民广场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“现在翠屏区越来越宜居了,家门口的花园广场太安逸了。”家住老城区小北街的居民李明,在闲暇时总要带着94岁的母亲到东街丁字口新建的市民广场逛一逛,回首一年前,这里是一栋办公大楼。
“我现在天天坐电梯下楼买菜、散步、遛狗。”家住老城区鲁家园小区的罗大爷坐着小区新安装的电梯,喜笑颜开地说。
这些,都是城市双修给市民带去的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改造后的上江北古塔路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2019年以来,翠屏区针对老城区人员密集、功能滞后等问题,立足功能修补,生态修复,新建市民广场5个,停车场4处,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.2万户,城市建设正在转化为民生红利。
城市的变化,不止于此。
“把三江环绕、山水交融,作为翠屏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质。”这是翠屏区朝“网红城市”发展的思路。
翠屏山栈道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一条蜿蜒的空中栈道直通翠屏山,这是城中有山的乐趣。
8千米的3D巨画现身滨江公园,这是城中有水的意境。
老城区风貌整治:大南街焕然一新。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夜幕之下,三江六岸,流光溢彩,描绘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光影画卷,这是山水之城的智慧。
从居有所住、到住有所乐,翠屏这座千年古城,底色更温暖。
钟鼓楼广场提档升级。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“生态之变”
建治结合让城市更有质感
“2016年就有成群的红嘴鸥来过冬,今年飞来的更多了。”近日,市民汤志一边说,一边拿起手机对着江面上的红嘴鸥“咔咔”地拍起来,“我们翠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,空气质量越来越高了”。
宜宾合江门围满了看红嘴鸥的市民和游客。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变化的背后,是翠屏区坚决砍掉被污染的GDP,将生态之美还给老百姓的坚定决心。
治,不留后路——中、省环保督察及“回头看”交办问题整改完成率100%,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3家,全面拆除取缔长江干流岸线餐饮趸船,率先在全省完成长江上游所有渔民退捕上岸工作……
上江北新景观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建,必看长远——瞄准新兴产业招商,杜绝污染源头;园区建设首要布局污水处理;小公园、大公园串成生态屏障,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0%……
岷江新区现代气息浓郁。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,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才有好日子——如今翠屏区空气优良天数达80.65%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%,三江碧水、两岸青山的新生态正在形成。
“最近两年翠屏区新建了不少公园、亭子,我每晚都要和老伴一起在滨江公园江边散散步。”家住老城区仁爱街的刘建生说,翠屏水更清、山更美了。
牟坪镇金银村村民聚居点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“乡村之变”
融合发展让乡亲更有盼头
今年春节, 90后小夫妻廖小洪、豆海娇决定回老家“找点事做”。
几年了,两人费了好大劲才在广东“安定下来”,如今为何“逆向而行”?
廖小洪直言,当年离乡,是感到城镇环境差、产业弱;如今返乡,是“人回李端不想走”。
人心的变化源自于人居环境整治,近年来,李端打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,在整治过程中,既注重讲功能性,也注重讲文化味、发展性,李端镇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兴旺、乡风文明、村镇整洁的国家卫生乡镇。
夜色李庄(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)
像李端这样的“变形记”,在翠屏区广袤的乡镇陆续上演——今年翠屏区农村改造厕所41007户,新建农村道路160公里,建成“美丽翠屏·宜居乡村”240个。
好环境离不开人,好环境也在改变人。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行动,最终目的是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。
看竹院、观竹艺,学竹编、游竹道,虽已至寒冬,李庄镇高桥竹特色村依然游人如织。
“高桥村看的、玩的、吃的、住的包含了不同的竹元素,觉得很有意思。”正在景区农家乐准备点餐的游客郭莉莎高兴地说。
高桥村的魅力在“竹文化”上。
牟坪镇果农在自家果园采摘柑橘。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“我们专门从城里过来摘橘子,这里的‘爱媛’比城里面的便宜又好吃。”在牟坪柑橘文化旅游节的现场,每个采摘园里都挤满了游客,大家都这样说。
牟坪镇的特色在“柑橘”上。
游人在永兴赏荷。(翠屏区委宣传部供图)
在产业兴旺与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道路上,翠屏区越来越有底气——2019年,全区20个现代农业园全面布局,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中国李庄、五彩金秋、橘香小镇、荷乡永兴,一个个特色小镇如珠串链,形成翠屏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美丽城市加美丽乡村加美丽城镇,一个完整的“长江首城·首善翠屏”让人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。